(本网消息)
伏前强基贴开贴啦一大早,在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针灸推拿科、住院部八病区,前来敷贴的市民络绎不绝,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来敷贴。
我们说的强基很简单,就和盖房子一样,强基就是打基础,在头伏前10天进行一次贴治,按照中医五行生克原理就是进行培土,起到强实基础,提升疗效的作用。固本即在三伏后10天再增加一次敷贴,起到固肺益肾,强化疗效、巩固治疗的作用。这边是三伏贴,这边是打基础,这边是巩固治疗,前后延伸,我们提出了强基固本的概念。
在贴“三伏贴”的市民中,有一些已经是“常客”了,几乎每年都会来进行貼敷,对于中国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他们非常信任,治疗效果也比较明显。“我一直有慢性咽喉炎,贴‘三伏贴’已有两年了,用来缓解咽喉炎的症状,确实有比较好的效果,所以基本上我每一年都会贴一次。”市民张阿姨说道。
据针灸推拿科戴朝富主任介绍,“三伏天”贴“三伏贴”,可以起到“冬病夏治”和“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功效。精选道地中药材,制成三伏贴,利用“三伏天”炎热气候,贴于人体特定穴位,以热治寒,激发人体之阳气,达到温阳利气,驱逐内伏寒邪,增强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使好发于冬季或冬季加重的疾病,不再复发或减轻症状。
今年“三伏贴”需要贴六贴,正好对应“三伏天”中的伏前强基、初伏、中伏、闰中伏、末伏和末伏加强贴,这六个节点。三年为一个治疗周期,当然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常年贴敷,能起到保健作用。但对于小于2周岁的儿童、孕妇、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或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特殊体质、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等患者,不宜贴敷。
“三伏贴”贴敷时间今年三伏天的时间为:伏前强基(7月2日—7月11日)
头伏(7月12日—7月21日)
中伏贴(7月22日—7月31日)
润中贴(8月1日—8月10日)
末伏贴 (8月11日—8月20日)
末伏加强贴 (8月21日—8月31日)
“三伏贴”贴敷时间最好为每个节点的首日。
贴敷后注意事项
1、尽量保持涂药处的干燥,不可对着空调直吹。
2、在贴敷期食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 忌吃高蛋白、虾蟹类海鲜。
3、药物穴位贴敷后如有局部皮肤出现瘙痒时,不要用手搔抓以防感染。敷贴4~24小时后,局部若有发痒发热,皮肤发红为正常;若皮肤出现水疱,涂烫伤膏或紫药水,敷贴24小时内患者禁止用水洗澡,不曝晒。
“三伏贴”主治疾病
主要针对免疫力低下的反复感冒、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过敏性咳嗽、脾胃虚寒、慢性结肠炎、宫寒、平素手脚冰凉怕冷、颈肩腰腿痛等。
图文来源:自媒体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