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消息)
开学第一课
食物中毒是什么?
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既有个人中毒,也有群体中毒。
先有咽喉抓痒感及烧灼感,其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发烧及拉肚子等。吐泻严重的还可能发生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昏迷等症状。
第一步饮水:立即饮用大量纯净水,对毒素进行稀释。
第二步催吐:用手指压迫喉咙,尽可能将胃里的食物吐出。
第三步封存:将吃过的食物进行封存、避免更多的人受害。
与此同时马上向急救中心呼救,越早去医院越有利于抢救,如果超过2小时,毒物被吸收到血液里,会增加治疗的难度。
一些食物本身有毒素,如果经过正确的烹调加工是可以去除的。但是如果烹调处理不当,就可能引起中毒,比如未煮熟的四季豆、没经过处理的木薯、发芽的马铃薯,河豚鱼、虎斑鱼等各种珊瑚鱼。变质的肉类、蛋类、奶产品、凉拌菜、剩菜剩饭等,这些变质的食物易滋生沙门氏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葡萄球菌等。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1.现买、现做、现吃
食物要低温储藏,做好食具、炊具的清洗消毒工作,生熟食炊具要分开使用,熟食品应及时食用,尽量不要隔夜、隔餐。
2.蔬菜水果尽可能浸泡、清洗后食用
果蔬表面可能残留农药,食用前尽可能先浸泡半小时后再清洗食用。
3.包装食品即时食用
瓶装、罐装、纸盒、真空包装的各种牛奶、肉、禽、蛋类食品,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点但最好打开后即时食用完毕。因为这类食品安全的主要原因就是隔绝空气,一旦打开,细菌生长繁殖的速度加快,很快就会发生变质腐败。
4.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树立正确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在日常饮食中,应做到不暴饮暴食,不吃不洁、变质食物,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等,以防病从口入。
图文来源:自媒体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