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院动态 >> 载药微球,肝癌的克星!

载药微球,肝癌的克星!

发布时间:2024/8/28 21:32:16 次浏览 分类:医院动态

(本网消息)


背景

肝癌号称“癌中之王”,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癌发病隐匿,约70%~90%患者一经发现已失去外科切除、肝移植等根治机会,往往只能选择微创介入治疗。其中,大肝癌是指单个肿瘤直径>5 cm的肝癌或>10 cm的巨块型肝癌。

近年来新型武器“载药微球”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肝癌的治疗效果,“载药微球”是一种能够吸附、携带化疗药物的栓塞物质,“载药微球”进入肿瘤血管后一方面可以栓塞肿瘤血管,另一方面可以使化疗药物长时间作用于肿瘤内部,两种治疗作用叠加,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载药微球”是目前国际上栓塞治疗中最先进的栓塞材料。

下面就带大家来看两则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的肝癌介入栓塞治疗案例。

医案分享

近日,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介入团队对唐某某的多发性肝癌开展了介入载药微球治疗。唐某某 1 年前于省级医院接受肝癌手术,并进行了靶向免疫治疗。复查时发现肝癌复发且为多发性,失去手术机会。

中医院肝胆外科团队及介入医生团队经讨论,认为载药微球副作用小、效果好,遂以此为其治疗。手术成功,术后病人快速康复出院。

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成功实施


首例肝脾动脉联合栓塞技术

近日,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在医疗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肿瘤治疗中心、血管外科与放射介入科携手,在先进的复合手术间内,成功完成了首例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的复杂手术。这一创新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标志着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在肝癌综合治疗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肝癌,素有“癌中之王”之称,其高发病率与隐匿性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巨大挑战。对于许多晚期肝癌患者而言,传统外科切除或肝移植的机会往往已失之交臂,微创介入治疗成为了他们的重要选择。然而,当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时,患者常伴随血小板低下,大大增加了手术及术后出血的风险,甚至威胁生命。针对这一难题,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团队勇于创新,探索出肝脾动脉联合栓塞的新疗法。

在飞利浦全新“睿”系列——Azurion全能型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的精准辅助下,手术团队精准操作,顺利完成了肝动脉的化疗栓塞与部分性脾动脉的栓塞治疗。术后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肝脏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脾功能亢进相关指标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体现了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在介入治疗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创新能力,也彰显了医院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坚定决心。自2024年1月Azurion血管造影系统正式投入使用以来,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已相继开展了包括心脏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检查、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大血管支架植入、颅内血管介入治疗、外周血管介入治疗等一系列高难度介入手术,技术实力与服务水平均实现了质的飞跃。

未来,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依托先进的医疗设备与精湛的医疗技术,不断探索创新,为更多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什么是载药微球

这就是载药微球的示意图,内部带负电荷,可以在体外吸附化疗药物。微球直径有多种,最常用的是300微米左右。这么小的微球,可以进入肿瘤内部栓塞肿瘤血管。


在使用前将微球浸泡在化疗药中,微球就开始吸附化疗药。浸泡半小时即可吸附80mg的化疗药物!


当介入医生将导管超选择至需要的血管后,通过导管将饱含化疗药的微球注入,微球的比重和血液一样,在血管内悬浮前进,随着血流将肿瘤血管栓塞。


当栓塞完全后,微球吸附的化疗药会被体内的钠离子逐渐交换,从肿瘤内部缓慢释放化疗药物,达到杀死肿瘤的目的载药微球栓塞肿瘤血管饿死肿瘤,载药微球吸附的化疗药物可以长时间和高浓度的从肿瘤内部释放,毒死肿瘤。


载药微球本质上是一种聚乙烯醇球形颗粒性栓塞剂,中空的结构使其可以承载大量的化疗药物并缓慢释放,它的优势有两点:


其一,球形颗粒性的栓塞剂随着动脉管腔越来越细,最终会卡在一些直径比其小的血管前,像堵住下游的石头一样,卡的死死的,不容易被血流带走,对正常肝组织的损伤更小,对肿瘤组织的杀伤作用更强;


其二,载药微球承载的化疗药物会缓慢释放,这意味着它的作用时间较碘油大大延长,杀伤时间更持久。

微球特点


微球制剂有如下特点:


1.靶向性

药物微球在体内通过被动分布,主动靶向性结合或磁性吸引,使药物在体内所需部位释药,提高药物有效浓度,同时使其他部位药物浓度相应降低,使药物全身毒性和不良反应减小。


2.缓释与长效性

微球制剂具备缓释制剂类似的优点,如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峰谷波动等,生物降解微球还具有长效性能。


3.栓塞性

微粒直接经动脉管导人,阻塞在肿瘤血管,微球可阻断肿瘤给养和载药微球释放的药物可抑杀肿瘤细胞,起双重抗肿瘤作用。


4.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及口味。


5.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降低胃刺激性

如包裹易氧化的胡萝卜素、挥发油类药物,可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包裹尿激酶、红霉素等,可防止药物在胃内失活:包裹氯化钾可减少对胃的刺激性。


6.液态药物固态化

将油类、香料、液晶、脂溶性维生素包裹成微球,便于贮存和运输。微球制剂的主要缺点是其载药量有限.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较为复杂等。

载药微球在肝脏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肝脏恶性肿瘤主要分为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转移瘤两种,其中原发性肝癌是我国恶性肿瘤的常见病、多发病,按组织学类型可以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和混合细胞癌。继发性肝转移瘤是由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所致,几乎全身各部位的恶性肿瘤都可转移至肝脏,其中一半以上肝转移瘤来自腹腔内脏器的恶性肿瘤,如结直肠、胃、胰腺等。大多数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受肿瘤体积、数目、转移等限制已不适合行外科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肝脏恶性肿瘤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肝动脉化疗栓塞作为介入治疗中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更是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应用。


二十余年来的临床实践显示,以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为基础的微创介入治疗可为肝癌患者带来获益。对于不可切除大肝癌,TACE治疗具有微创、副反应小等优点,同时可使肿瘤坏死、缩小、稳定,截断其血供来源,从而大大延长大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是大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


近年来,新型肝癌治疗武器“载药微球”(Drug-Eluting Beads, DEB)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大肝癌的治疗效果。“载药微球”是一种能够吸附、携带化疗药物的栓塞物质。载药微球进入肿瘤血管后一方面可以栓塞肿瘤血管使肿瘤细胞失去滋养血管将肿瘤细胞“饿死”;另一方面载药微球负荷的化疗药物可以长时间停留在肿瘤细胞内,据文献报道其负荷的化疗药物可以在一个月内缓慢释放作用于肿瘤细胞,使化疗药物长时间、高浓度作用于肿瘤内部,达到“毒死”肿瘤的目的。通过以上两种治疗作用的相互叠加,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载药微球为基础的TACE治疗(D-TACE)相比以往传统的肝动脉灌注化疗(HAIC),具有明显的副反应小、局部化疗药物作用时间长等优点。


诸葛文嵩

主任医师


● 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 兰溪市名医

● 中国民族医学会外科分会理事

● 金华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

● 金华市医学会创伤医学分会委员

● 金华市医学会医药卫生法律与医事服务分会委员

● 金华市医学会肿瘤分会委员

● 金华市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

● 金华市医学会心胸外科分会委员

● 兰溪市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兰溪市中医药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 兰溪市医学会外科分会委员

擅长:血管外科、胸外科疾病诊治

胸外科:胸壁疾病、肺癌、食管癌、胸腺瘤、肺大疱、手汗症、胸部创伤(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损伤等)、严重创伤等疾病的诊治和抢救。

血管外科:主动脉疾病、内脏动脉疾病、四肢动脉疾病、腔静脉系统疾病(上肢透析通路病变、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肺栓塞等)、颈动脉狭窄、下肢静脉曲张等疾病。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坐诊地址:维多利亚线路检测中心门诊二楼2A26 外科2诊室


雷国仓

特聘专家、副主任医师

医学影像科、介入科

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及放射治疗工作三十余年,有着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曾赴上海长征医院、多次到浙江大学附属二院、浙江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擅长医学影像疑难病症的诊断、各种肿瘤及外周血管介入治疗。

图文来源:自媒体宣传中心